近日,由上海杂技团、上海市马戏学校、新疆艺术剧院杂技团联合出品,历时三年创作,以中华民族大团结为主题的杂技剧《天山雪》亮相2023上海·静安现代戏剧谷。
(资料图)
作品以“逆风飞翔”的雄鹰作为三代人共同的精神引领,以天山雪莲、白玉兰花作为象征,以天山雪、昆仑冰、浦江水、东海潮作为意象,用杂技艺术语汇立体讲述沪疆两地三代人共同建设新疆的故事。许多观众都不禁感叹:
原来杂技不仅很美很好看,还可以如此有情感,有情怀!”
剧情、杂技难度持续刷新
从新中国成立初期解放军屯垦戍边,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全国青年奔赴新疆投身边疆建设,再到中巴公路修建(破山开路),一直延续到新时代上海与新疆两地杂技人深化文化教育合作……杂技剧《天山雪》徐徐展开了一幅跨越70多年,援疆和文化润疆的历史长卷。
由于剧情历程跨度大,表现场面多且复杂,不仅给创作带来诸多难题,同时也打破上海杂技团舞台演出多个纪录。为此,该剧主创团队三次深入新疆实地调研采风,并运用编、导、演共同参与的立体化创作模式,对剧本进行了八次修改。
总编导李春燕表示,此次创作追求突破固定思维框架,剧情及节目在互相配合中持续刷新。
这对120多位演职人员来说是非常大的挑战。”
女演员邱大为告诉记者,演出之前,大家都在抓紧时间训练,不断精进技术和表演,几乎没有时间休息,希望以更加饱满的状态呈现给广大观众。
见到观众的那一刻,我们心里是很欣喜的,会不自觉地更加放开去表演,这在排练的时候是没有的。”
众多新创节目量身定制
《天山雪》全剧由13幕21个杂技节目构成,来自上海杂技团、上海市马戏学校、新疆艺术剧院杂技团、英吉沙县阿迪力达瓦孜艺术传承中心、泽普县歌舞团5家演出团体的85位演员参与演出,其中26名来自新疆的演员,提前近一年来沪参与创排,与上海演员共同训练,不断磨合节目技巧及表演默契。全剧主要通过杂技语言讲述故事情节,并在杂技表演中融入戏剧、舞蹈、魔术等多种元素。
《天山雪》的21个节目中,有12个为该剧量身打造的新创节目,需要杂技演员们花费大量时间与精力去训练、调整。新疆演员迪力亚尔·艾买尔告诉记者,自己第一次接触杂技剧,表演“抖杠”这个节目挑战还是比较大的。
从去年8月到现在,一直在不停地训练,抖杠对力量、速度、反应的要求比较高,作为新人演员,也在演出中慢慢积累经验,一步步去做,自己也加把劲。”
图说:迪力亚尔·艾买尔(左)
此外,大家特别关注的“达瓦孜”(高空走索)节目,因剧情需要,改变了绳索的长度、支点、承重等多项技术参数,大大提高了演出的惊险度。达瓦孜第六代传人、“高空王子”阿迪力作为本剧艺术指导,多次来沪指导演员训练。
图说:“友谊路”剧照
先进数字科技打造美轮美奂场景
杂技剧《天山雪》以全新编创理念对剧情进行解构,并运用了蒙太奇叙述手法,人物、场景在现实与回忆中来回切换,带领观众穿越疆沪两地。
此次舞台装置搭建也相当浩大,整个舞台将运用到45根吊杆、158个舞台灯,除了现代化的灯光、音效,全剧还综合运用了当下最先进的数字科技,通过虚幻引擎软件、动作捕捉技术、虚拟拍摄、LED广色域屏幕等前沿多媒体制作技术,营造出多种跨时空氛围,如“飞天”演员将带领观众飞跃天山雪峰、龟兹千佛洞、楼兰古城……领略古丝绸之路曾经的辉煌,遨游历史长河,营造出沉浸式的跨时空氛围,让观众在剧场也能感受“飞跃地平线”般的视觉体验。
图说:“丝绸路”剧照
在丝绸之路这一幕中,我们通过舞台灯光、视觉技术,包括钢网的移动、演员的穿梭,让观众身临其境走进龟兹壁画里。”执行编导高群告诉记者,这是全剧中最具舞蹈性的一幕,但是杂技技术却更为挑战。“演员以前是顶短,现在要顶长达两米多的荷花在上面,所有的技术都要根据剧情需要不断完善,不断立在台上,最后给观众呈现的是一个大唐盛世景象。”
此外,具有新疆特色的表演也极具看点。执行编导雪克热提·艾依热提告诉记者,《天山雪》里有好几场戏展现了新疆文化,最有代表性的是“庆丰收”这场。
这场戏体现的是棉花丰收小孩老人、各民族同胞载歌载舞的场景,非常有新疆特色。”
图说:“庆丰收”剧照
情景再现文化润疆成果
剧中沪疆杂技人携手创作杂技抖杠节目《雄鹰》参加国际比赛的情节,是依据现实原型改编,将2017年上海马戏学校新疆班抖杠节目,荣获第六届蒙特卡洛“新一代”国际马戏节比赛唯一金奖,和2018年上海杂技团抖杠节目荣获第四十二届蒙特卡罗国际马戏节比赛金小丑奖的结合展现,讲述了沪疆两地通过文化教育合作,既为杂技事业培养人才,也为杂技事业共同奋斗,最终为国争光的真实故事。
此次《天山雪》演出中,有11名从上海市马戏学校毕业的新疆班演员,重回“母校”参与演出,在舞台上交出自己的“答卷”。
据悉,在进一步打磨后,《天山雪》有望于今秋亮相第22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
关键词: